1、采摘艾草。
清明前的艾草是最嫩的,顏色也翠綠鮮艷。艾草藥用價值很高,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說:“艾葉能灸百病”。它可以抗病毒、止血、祛痰、平喘、鎮靜、抗過敏和護肝利膽,春季食用還能去除寒濕,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民間也流傳有用鮮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比例揉在一起制作清明節青團的習俗。
2、燒制艾草汁。
艾草洗干凈下鍋煮5分鐘,待水沸騰聞到有淡淡的檸檬氣味清香之后撈出,將艾草打成碧綠的泥汁。焯水這道工序很重要,可以去掉生艾葉的澀味,保留艾草本身的清香。
3、艾泥和面團。
在糯米粉中加入艾草泥,加適量溫開水攪拌,揉到不黏手時停止加水,用手反復揉搓,使艾草和糯米粉充分融合,直到成一塊綠色面團。
4、調整比例。
這個過程需要有一點點耐心,不停的調試水、糯米粉和艾泥的比例。艾泥不宜放過多,過多蒸起來顏色發黑,口味發苦,過少吃起來沒有艾草味道。調到和圖片差不多這樣的顏色就夠啦,蒸完顏色會變更綠。
5、制作餡料。
青團的餡料有甜味和咸味兩種,甜味的青團餡:花生米炸酥之后用塑料袋裝好,拿搟面杖碾碎倒入盆中,紅棗和黑芝麻用攪拌機碾成粉,加幾大勺紅糖用湯勺攪拌均勻備用;咸味的青團餡:香菇、咸菜、筍絲、肉絲切好,用花生油爆炒之后乘出待用。
6、青團填餡。
綠色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塊。搓圓面團,用大拇指在面團中間按出一個坑,填入準備好的餡料,封口,繼續搓圓,制作完成之后輕輕按壓一下,在鍋里一個個擺好位置。水開后上鍋蒸十五分鐘就熟啦!